第三十七章 霸业终结(3/4)
力量,没有这些青壮,很多小国估计连周围的夷狄都无法压制了。王晟同意交换俘虏之后,中原列
国总算是松了口气。不过紧接着淮国提出的条件就让他们也感到一阵肉疼。
每一个青壮都需要两到三个成年奴隶进行交换,这些交换的奴隶大多都是诸侯国中的夷狄。实际上说是夷狄,但是和国人长相基本一致。只不过生活习惯,文明程度有些差异。
当年淮国也是不断兼并这些夷狄开始壮大的。
这一次王晟用战俘交换奴隶,索要的基本上是男女比例均衡的。当然这其中也并非所有俘虏都被交换回去了,就像那些民壮很多都没有交换。
同时这次俘虏的还有大量小贵族,这些小贵族的价值同样很高。总体上来说,这次大战的俘虏用了三年时间才算是交换结束。
最后淮国交换到了约有四十万的奴隶,以及数万被中原诸侯国放弃的民壮,以及大量青铜等物资。
将近五十万的奴隶让淮国的人口暴增。自从淮国立国的时候,文王就已经制定了法律,其中就规定了奴隶在为国工作五年之后,没有反叛、偷懒就会赦免其奴隶的身份,并且会被录入各地官府名册。
这算是春秋时期的编户齐民,同时在录入名册之后,可以获得一块荒地,垦荒三年后才会缴税,并且这段时间可以向官府借粮,只需要三年后归还便是。
也是因为如此宽宏的政策,让淮国的人口提升很快。淮国作为殷商遗民,从立国之初就面对着巨大的危机,人口不丰。因此子珏当初力排众议废除人祭,人殉,而是以陶甬替代。
并且依靠这些宽宏的律法,将淮夷、东夷奴隶转化为淮国野人或者国人。让淮国的人口从不足一万人增长到了五十万,为淮国的强盛立下根基。
这将近五十万人的奴隶被分配到锺离旧地、郯地以及淮地。至於说为什么不迁徙至吴地,乃是因为吴地环境潮湿闷热,中原之人容易水土不服,同时野外湖泽很多,生活着很多犀牛、鳄鱼。
连续吞并吴地、锺离、郯国,淮国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,土地直接扩张了一倍还多,国力迅猛发展。只不过这样飞速扩张让淮国暂时达到了极限。
土地并不是打下来就结束了,还需要进行治理。淮国虽然有书院教育,但是短时间内扩张了一倍,各级官员也变得捉襟见肘。
如果不能够将这些土地消化掉,一旦淮国出现问题,这些地方很有可能就要反叛,或是被其他国家夺走。
王晟取得对诸侯联军的胜利后,特意派出使者,以朝贡的名义去朝见了周天子,并且宣扬了自己的功绩。
周天子就算心中很不爽,在面对淮国这种强势大国也不敢所说什么还要对他勉励一番,毕竟淮国是按照周礼进贡的。
至於说让周天子承认他的霸主之位,赐下天子礼乐、鼎器、车马、仪仗什么的,使者也没有提。
当然虽然周天子没有赐予,但是九鼎祭祀淮国早就已经使用了。毕竟自从周室衰弱之后,很多诸侯国都已经僭越使用天子礼乐了。
王晟在下邳举办了一次会盟,周围的几个诸侯诸侯国,莒、彭、薛、鄫、向、阳、蔡等,以及徐国等诸侯都前来参加。
这些诸侯国距离淮国很近,真要是惹恼了淮国,淮国要是大军来攻,估计还没撑到其他国家前来救援,就已经被灭了。
淮国成了继齐国之后,第二个称霸的诸侯,只不过淮国的诸侯霸主之位,并没有得到周天子的承认,但是你敢说他不是诸侯霸主吗?
这一次会盟更多的是要展示淮国的军威, 用来震慑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