审分览第5(4/7)
为君者,矜服性命之情,而百官已治矣,黔首已亲矣,名号已章矣。管子复於桓公曰:“垦田大邑,辟土艺粟,尽地力之利,臣不若宁速。请置
以为大田。登降辞让,进退闲习,臣不若隰朋,请置以为大行。蚤入晏出,犯君
颜色,进谏必忠,不辟死亡,不重贵富,臣不如东郭牙,请置以为大谏臣。平原
广城,车不结轨,士不旋踵,鼓之,三军之士视死如归,臣不若王子城父,请置
以为大司马。决狱折中,不杀不辜,不诬无罪,臣不若弦章,请置以为大理。君
若欲治国强兵,则五子者足矣;君欲霸王,则夷吾在此。”桓公曰:“善。”令
五子皆任其事,以受令於管子。十年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皆夷吾与五子之能
也。管子,人臣也,不任己之不能,而以尽五子之能,况於人主乎?人主知能不
能之可以君民也,则幽诡愚险之言无不职矣,百官有司之事毕力竭智矣。五帝三
王之君民也,下固不过毕力竭智也。夫君人而知无恃其能勇力诚信,则近之矣。
凡君也者,处平静,任德化,以听其要。若此则形性弥羸,而耳目愈精;百官慎
职,而莫敢愉;人事其事,以充其名。名实相保,之谓知道。
○知度
五曰:明君者,非遍见万物也,明於人主之所执也。有术之主者,非一自行
之也,知百官之要也。知百官之要,故事省而国治也。明於人主之所执,故权专
而奸止。奸止则说者不来,而情谕矣。情者不饰,而事实见矣。此谓之至治。至
治之世,其民不好空言虚辞,不好淫学流说。贤不肖各反其质,行其情,不雕其
素,蒙厚纯朴,以事其上。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故易官,易官则各当其任
矣。故有职者安其职,不听其议;无职者责其实,以验其辞。此二者审,则无用
之言不入於朝矣。君服性命之情,去爱恶之心,用虚无为本,以听有用之言,谓
之朝。凡朝也者,相与召理义也,相与植法则也。上服性命之情,则理义之士至
矣,法则之用植矣,枉辟邪挠之人退矣,贪得伪诈之曹远矣。故治天下之要,存
乎除奸;除奸之要,存乎治官;治官之要,存乎治道;治道之要,存乎知性命。
故子华子曰:“厚而不博,敬守一事,正性是喜。群众不周,而务成一能。尽能
既成,四夷乃平。唯彼天符,不周而周。此神农之所以长,而尧舜之所以章也。”
人主自智而愚人,自巧而拙人,若此。则愚拙者请矣,巧智者诏矣。诏多则
请者愈多矣,请者愈多,且无不请也。主虽巧智,未无不知也。以未无不知,应
无不请,其道固穷。为人主而数穷於其下,将何以君人乎?穷而不知其穷,其患
又将反以自多,是之谓重塞之主,无存国矣。故有道之主,因而不为,责而不诏,
去想去意,静虚以待,不伐之言,不夺之事,督名审实,官使自司,以不知为道,
以柰何为实。尧曰:“若何而为及日月之所烛?”舜曰:“若何而服四荒之外?”
禹曰:“若何而治青北,化九阳、奇怪之所际?
赵襄子之时,以任登为中牟令。上计,言於襄子曰:“中牟有士曰胆胥己,
请见之。”襄子见而以为中大夫。相国曰:“意者君耳而未之目邪!为中大